剧本杀《时光博物馆》复盘解析与详细介绍
一、剧本基本信息
项目 | 内容 |
---|---|
剧本名称 | 时光博物馆 |
剧本类型 | 城限本、情感、推理、还原 |
玩家人数 | 6人(3男3女) |
游戏时长 | 约4小时 |
推荐人群 | 进阶玩家(建议10场以上经验)、情感沉浸玩家 |
不适合人群 | 硬核推土机、纯菠萝头玩家 |
二、故事背景
《时光博物馆》以成年人的现实困境与童年回忆的冲突为核心,讲述了一群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角色重回童年礼堂的故事。曾经的礼堂被改造成光怪陆离的博物馆,陈列着童年的玩具、歌曲和玩伴,也埋藏着角色们内心最残酷的秘密。玩家需通过还原记忆,揭开当年一桩凶案的真相,并在过程中直面自己“被遗弃的过去”。
三、角色背景
角色名 | 性别 | 人物特点 |
---|---|---|
丹姝 | 女 | 性格内敛,童年经历复杂,成年后陷入家庭与事业的矛盾,背负情感枷锁。 |
苏小乔 | 女 | 表面开朗,内心隐藏对原生家庭的怨恨,成年后以伪装应对人际关系。 |
顾子萱 | 女 | 童年创伤导致成年后极度缺乏安全感,试图通过控制他人弥补缺失。 |
张浪 | 男 | 看似玩世不恭,实则因童年伙伴的背叛而封闭内心,成年后沉溺于物质逃避现实。 |
何必 | 男 | 理性冷漠的职场精英,童年经历使其对情感麻木,习惯用利益衡量一切关系。 |
周一鸣 | 男 | 表面憨厚老实,实则背负重大秘密,成年后因愧疚陷入自我惩罚的循环。 |
四、剧本特点与核心机制
-
情感沉浸与童年映射
剧本通过日记本、童年玩具等道具唤醒玩家对自身经历的共鸣,情感爆发点集中在角色成年后的妥协与童年理想的对比。例如,玩家需对日记进行时间线推理(如1989年与1999年的日记分类),从而揭露角色间的情感纠葛。 -
推理与还原并重
虽为情感本,但凶案设计包含密室、时间线诡计等硬核元素。玩家需结合建筑图纸、童年物品等线索,还原凶案背后的动机与手法。例如,某角色因童年欺凌事件引发复仇,凶案核心与“玉观音项链”的争夺密切相关。 -
现实与回忆的双线叙事
剧本采用“现实会议讨论”与“童年记忆闪回”交替推进的模式,玩家需通过分享线索拼凑完整故事。例如,成年后的角色因楼盘质量问题聚集,而会议中揭露的真相与童年凶案形成闭环。
五、选本与体验建议
- 适合玩家
- 偏好情感与推理结合的进阶玩家。
- 对童年题材有共鸣、愿意分享个人经历的沉浸型玩家。
- 避雷提示
- 纯硬核玩家可能对凶案难度不满(推理难度中等偏上)。
- 部分角色行为逻辑需结合时代背景理解(如90年代儿童社交模式)。
- 店家选择
建议选择擅长情感演绎与氛围营造的店铺,部分环节需DM通过灯光、音乐引导玩家进入“博物馆”情境。
六、总结
《时光博物馆》通过精巧的双线叙事和情感映射,将成年人的疲惫与童年的纯真形成强烈对比。其独特的机制设计(如日记推理、童年物品交互)让玩家在还原故事的同时,完成对自我成长的审视。尽管凶案推理并非极致硬核,但情感与逻辑的平衡使其成为城限本中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