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陵有座东君书院前传》剧本杀详细介绍
故事背景
《金陵有座东君书院前传》以南唐历史为背景,聚焦于保大十三年至十四年(公元955-956年)间的动荡时局。后周柴荣南征淮南,寿州失守,南唐中祖李璟在金陵朝堂上力排众议,决定出兵夺回寿州。故事围绕扬州城内六位年轻人的命运展开,通过他们的成长、羁绊与家国抉择,串联起南唐末期的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纠葛。剧本延续正传风格,以父辈视角补全《金陵有座东君书院》的彩蛋,展现乱世中少年人的理想与悲欢。
角色背景
角色服饰 | 对应诗句 | 性格与身份 |
---|---|---|
黑衣男子 | “一封朝奏九重天,雪拥蓝关马不前。知汝远来应有意,好收吾骨瘴江边。” | 坚韧不拔的文臣,背负家族使命,心怀家国大义。对应正传中角色父辈。 |
红衣女子 | “大江来从万山中,山势尽与江流东。男儿若有凌云志,踏破巨浪起长风。” | 巾帼不让须眉的将门之女,家国情怀浓烈,善武且果敢。对应正传中角色的母亲。 |
绿衣女子 | “红泪笺成何处与,天涯渺渺路悠悠。三千世界如浮叶,忍将往事下眉头。” | 悬壶济世的医者,性格灵动温柔,肩负救治苍生的使命。对应正传中角色的姨母。 |
粉衣女子 | “花门楼前见秋草,岂能贫贱相看老。一生大笑能几回,斗酒相逢须醉倒。” | 天真烂漫的少女,后期成长为坚毅的守护者,与CP线为欢喜冤家类型。对应正传中角色的姑姑。 |
蓝衣女子 | “明月送人沿驿路,白云随马入柴关。笑他范蠡贪婪甚,相罢金多始退闲。” | 温婉智慧的文臣之女,情感细腻,与白衣男子为双向守护的CP线。对应正传中司弱兰的母辈。 |
白衣男子 | “去年花里逢君别,今日花开又一年。” | 隐忍深情的权谋者,肩负家族兴衰,与蓝衣女子为情感核心线。对应正传中南宫寒的父辈。 |
剧本信息
项目 | 详情 |
---|---|
剧本类型 | 古风、情感、还原、新手、盒装 |
人数与时长 | 6人(3男3女,不可反串),约5-6小时(部分店家改编版可达7小时) |
情感线 | 家国>亲情>友情>爱情,无边缘角色 |
机制与推理 | 破冰小游戏(偷粮、猜谜)、轻推理(凶案服务于剧情,难度低) |
亮点 | 文笔细腻、彩蛋联动(与正传角色对应)、家国沉浸感强、结局反转泪点密集 |
测评与亮点
-
家国情怀与个人成长
剧本通过扬州城的繁华与战乱对比,刻画了六位主角从天真少年到乱世英雄的转变。家国大义贯穿始终,尤其是红衣女子的将门抉择、黑衣男子的忠烈殉国等情节,极具感染力。 -
情感沉浸与彩蛋联动
对玩过正传的玩家,前传通过父辈故事补全了角色背景(如蓝衣女子对应司弱兰、白衣男子对应南宫寒),结尾的诗词撕毁、信件独白等环节设计巧妙,引发强烈共情。 -
机制与节奏平衡
前期以偷粮、猜谜等欢乐机制破冰,中期穿插权谋与悬疑推理(如寿州粮草案),后期通过层层反转将情感推向高潮。虽推理较弱,但整体节奏流畅。 -
适配玩家群体
适合新手入门或情感本爱好者,尤其推荐已体验正传的玩家。菠萝头玩家可能因情感浓度过高而难以代入。
总结
《金陵有座东君书院前传》以细腻的文笔和饱满的家国叙事,成为古风情感本中的经典之作。其与正传的深度联动、全员无边缘的设计,以及“乱世少年”的主题升华,使其在盒装本中脱颖而出。尽管凶案推理较弱,但情感沉浸与历史厚重感足以弥补不足,适合追求故事深度与情怀的玩家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