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本杀《正义表演的幕间休息》复盘解析与详细介绍
以下为剧本杀《正义表演的幕间休息》的背景故事、角色设定、剧本类型及测评解析的全面整理,结合公开资料与玩家反馈撰写,不含剧透关键信息。
故事背景
天秤公历60年,大韩民国首都首尔正值寒冬,雪花纷飞的街头,一场关乎真相与正义的庭审直播即将开启。7位“拥护真理的公民代表”与7位“保护真相的人权卫士”被召集,共同参与这场全民关注的审判。
随着庭审推进,看似清晰的案件背后,隐藏着跨越数十年的权力纠葛与人性挣扎。旧历史的阴影与新秩序的碰撞,让参与者逐渐意识到:真相并非非黑即白,而正义的代价往往远超想象。直播镜头下的每个选择,都在悄然改写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方向。
角色设定与背景
剧本为7人本(4女3男),角色以象征性代号命名,职业与身份紧扣社会议题:
角色代号 | 性别 | 年龄 | 职业/身份 | 核心矛盾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八音盒 | 女 | 22岁 | 音乐老师 | 理想主义与现实的撕裂 |
拍立得 | 女 | 25岁 | 报社记者 | 追求真相与媒体操控的冲突 |
樱桃妹妹 | 女 | 22岁 | 网络主播 | 公众形象与私人秘密的对立 |
萤火虫 | 男 | 25岁 | 警察 | 正义使命与体制腐败的对抗 |
电台司令 | 男 | 50岁 | 保安(前军人) | 过往创伤与当下职责的纠葛 |
空白 | 女 | 28岁 | 人权律师 | 法律信仰与道德困境的挣扎 |
天秤座 | 男 | 30岁 | 检察官 | 权力游戏与个人良心的抉择 |
剧本基础信息
项目 | 详情 |
---|---|
剧本类型 | 架空/本格/硬核/推理/庭审机制 |
游戏时长 | 4.5-5小时 |
适合玩家 | 进阶至资深玩家(建议30+场经验),偏好社会派推理、庭审对抗与人性深度探讨 |
剧本难度 | ★★★★☆(逻辑严密,需细节串联与角色共情) |
核心亮点 | 庭审辩论机制、多线叙事还原、社会议题隐喻 |
剧本特色与测评解析
-
本格推理与庭审机制融合
剧本通过“庭审直播”框架,将传统硬核推理与角色辩论结合。玩家需通过证据链梳理、证人质询等环节,逐步揭露案件全貌,兼具逻辑挑战与表演张力。 -
社会派立意与人性探讨
故事涉及媒体操纵、司法腐败、网络暴力等现实议题,角色动机均与时代症结紧密关联,引发玩家对“程序正义”与“结果正义”的思辨。 -
叙事结构与还原难度
采用多视角碎片化叙事,需玩家协作拼凑时间线与人物关系。关键线索埋藏在角色剧本细节与公共证据中,适合喜欢深度还原的推土机玩家。 -
角色平衡性与沉浸感
尽管角色职业背景差异大,但作者通过“公民代表”与“人权卫士”的双重身份设定,确保每位玩家均有决策权重。情感线隐晦却深刻,适合沉浸派玩家挖掘。
玩家反馈与适配建议
- 推荐人群:偏好社会派推理、喜欢庭审对抗机制、能接受灰色道德议题的玩家。
- 避雷提示:纯新手可能因信息量过大而体验打折;追求欢乐或情感爆哭的玩家需谨慎选择。
- 组车建议:建议配置1-2名逻辑梳理型玩家,并提前与店家沟通是否开放“庭审演绎”版本以增强沉浸感。
以上信息整理自公开剧本资料及玩家实测反馈,完整剧本体验建议结合店家演绎与同车玩家配置综合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