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本杀《元德十三年京师之乱》详细介绍
故事背景
《元德十三年京师之乱》以架空历史“大梁”为背景,围绕元德十三年皇帝寿宴展开。十六年前,镇南大将军沈府因“谋逆”罪名惨遭灭门,其儿媳柳青岑隐忍多年,借寿宴之机敲响登闻鼓,试图翻案。与此同时,后宫四位娘娘为争夺皇后之位各显手段,朝堂权臣暗中角力,外戚、宦官、异国势力交织,一场关于权力、复仇与真相的权谋大戏就此拉开帷幕。
剧本基础信息
类别 | 详情 |
---|---|
剧本类型 | 古风权谋 |
人数配置 | 7人(4女3男,可反串) |
游戏时长 | 5-6小时(适合进阶玩家,含多轮推理与阵营博弈) |
发行形式 | 城市限定本 |
核心亮点 | 多重反转 |
角色背景与阵营关系
角色名 | 身份 | 核心目标 | 阵营倾向 |
---|---|---|---|
宋雁 | 世家嫡女 | 保护宋氏家族利益,争夺后位以巩固家族权势 | 中立偏保守派 |
薛幼清 | 贵妃 | 稳固薛家地位,铲除政敌李穆,扶持亲子继位 | 激进改革派 |
乌巴 | 越析国公主 | 代表越析国利益,通过联姻获取资源,平衡中原与边疆关系 | 异国势力 |
厉砚秋 | 京城名伶 | 隐藏身份为沈家遗孤,伺机复仇并揭露当年阴谋 | 复仇阵营(暗线) |
柳青岑 | 沈家遗孀 | 翻案昭雪,揭露通敌信件的伪造真相 | 平民正义阵营 |
李显 | 禁军统领 | 表面支持薛幼清,实际摇摆于各方势力之间 | 摇摆位 |
李琰 | 礼部尚书 | 调和矛盾,维护朝局稳定,暗中调查沈家旧案 | 中立调解阵营 |
剧本结构与特色
- 机制设计
- 外剧场互动:开场以“万寿宴”为引,通过NPC太监的挑拨推动娘娘们互相攻讦,埋下阵营对抗伏笔。
- 线索卡隐喻:如“青色手帕”暗指乌巴的异国身份,“关公面具”关联李显的隐秘行踪,需玩家结合角色背景推理。
- 多结局触发:根据玩家选择,可达成“匡扶汉室”“自立新朝”“异族掌权”等不同结局,增强复刷价值。
- 推理与沉浸
- 案件围绕“通敌信件”真伪展开,需破解时间线矛盾(如音频穿帮、NPC行动逻辑)。
- 情感线交织家国大义与个人恩怨,例如厉砚秋的戏子身份与复仇执念,柳青岑的隐忍与抗争。
- 时长分配建议
- 第一阶段(2小时):角色代入与阵营初步划分;
- 第二阶段(2.5小时):搜证、推凶及暗线任务触发;
- 第三阶段(1.5小时):最终对抗与结局演绎。
适合玩家群体
- 权谋爱好者:适合喜欢《琅琊榜》《庆余年》等权谋题材的玩家;
- 阵营控:7人中含4个明确阵营+3个摇摆位,适合“老骗子”发挥;
- 情感沉浸派:角色动机强烈,结局抉择具有情感冲击力。
如需获取完整复盘解析或角色剧本,可参考相关平台提供的详细攻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