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本杀《过期少年》详细介绍
一、剧本基本信息
属性 | 描述 |
---|---|
剧本类型 | 现代/情感/欢乐/还原 |
玩家人数 | 7人(无性别限制,角色侧重情感交互) |
游戏时长 | 4-5小时 |
发行方 | 脑力觉醒 |
核心标签 | 社会议题、人性抉择、反转沉浸、线上+线下双模式 |
二、故事背景
《过期少年》以“暴力”为叙事核心,通过双时间线展开:
- 十三年前:肢体暴力横行,罪恶者通过伤害他人攫取利益,少年江雨因故入狱,埋下复仇的种子。
- 十三年后:语言暴力与网络暴力盛行,主角们以“键盘侠”身份策划一场针对施暴者的复仇,却在过程中陷入对善恶的深刻反思。
核心冲突:当复仇计划接近成功时,一通突如其来的电话揭开了隐藏的真相,迫使玩家在“正义”与“私情”之间做出艰难抉择。故事通过多次反转,探讨网络暴力、舆论操控、人性救赎等现实议题。
三、角色背景与情感线
角色设计注重平衡性,无边缘位,情感线侧重救赎与群体羁绊。以下为部分角色特点(因涉及剧透,隐去具体姓名):
角色定位 | 背景故事与情感线 |
---|---|
复仇策划者 | 曾因肢体暴力入狱,出狱后自学法律,试图以合法手段复仇,却因同伴失控陷入困局。 |
网络推手 | 擅长操控舆论的“键盘侠”,表面冷漠实则背负家庭创伤,渴望通过复仇填补内心缺失。 |
旁观者 | 看似无辜的局外人,实则与江雨有隐秘关联,抉择中需直面良知的拷问。 |
矛盾执行者 | 因兄弟情卷入计划,行动中逐渐质疑复仇的正当性,面临情感与道义的双重撕裂。 |
关键NPC:江雨(灵魂人物),其经历贯穿全剧,成为玩家情感共鸣的纽带。
四、剧本特点与流程设计
- 形式创新
- 双模式交互:结合线上聊天记录推理与线下实景搜证,模拟网络暴力场景,增强代入感。
- 破冰机制:通过“玩梗”“押注”等欢乐环节缓解压抑氛围,平衡情感沉浸与推理节奏。
- 推理与情感融合
- 还原难度适中,侧重通过线索拼凑人物关系网,逐步揭露江雨的真实命运。
- 结局采用开放式抉择,玩家需根据自身价值观投票,触发不同结局。
- 社会议题深度
通过角色行为与结局反思“以暴制暴”的合理性,呼吁对网络暴力的警惕,引发玩家对舆论审判的思考。
五、测评总结
推荐人群 | 慎选人群 | 体验亮点 |
---|---|---|
情感本爱好者 | 纯硬核推土机 | 反转设计巧妙,结局抉择引发强烈情感冲击 |
社会议题关注者 | 不接受灰色道德观的玩家 | 议题深刻,角色行为贴合现实逻辑 |
新手玩家 | 排斥互动演绎的玩家 | 双DM引导降低门槛,流程紧凑无冗长环节 |
总结:《过期少年》以新颖的形式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打破情感本套路,适合追求沉浸感与思想深度的玩家。其核心并非“按头哭”,而是通过群体救赎与人性挣扎,让玩家在游戏后仍能长久反思。
(如需完整角色剧本或复盘解析,可参考中的详细线索与组织者手册。)